<
>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管理规定 >> 正文

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01月12日 18:50  点击:[]

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凝聚就业创业工作合力,充分调动各方优质就业创业资源,加强毕业生的教育引导和困难毕业生的帮扶,为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使我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总体稳中有升,初次、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符合上级和学校发展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拓展渠道促就业

1.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学校、学院充分发挥“双带头人”示范带头作用,周密部署、细化任务,全员参与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上级“两个100”要求,二级学院“访企拓岗”不少于5家,上一年度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本校平均水平的二级学院,“访企拓岗”不少于10家。

2.扎实开展校园招聘和云招聘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整合校院两级就业资源,做到学校层面天天有宣讲、月月有大型,学院层面周周有专场。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学校就业信息网服务功能,不断线开展网上综合、专场、空中宣讲等网络招聘活动。

4.积极拓展实习实践就业机会。各学院要重视和加强就业实习实践,把就业实习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精细化组织就业实习工作,鼓励与地方政府、用人单位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打造一批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5.精准推送岗位信息。各教学学院要通过“访企拓岗”、网络平台等途径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建立用人单位需求库,为毕业生精准推送岗位信息。

6.各学院要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在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多领域灵活就业。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

(二)用足政策稳就业

1.认真抓好基层就业项目。做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城乡社区专项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的宣传、报名、招考服务工作。

2.积极做好毕业生参军入伍工作。组织好大学生征兵宣传动员,引导毕业生积极关注军队文职、直招士官、参军入伍等招考招录工作。

3.指导做好升学考试与就业有序衔接。结合考研和专升本等升学工作要求和部署,把握好招录后、毕业前求职择业黄金期,尤其为“落榜生”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引导他们主动求职、及早就业。

(三)指导服务助就业

1.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举办就业工作人员培训班,邀请省就业中心和省内就业领域的专家来校作报告,全面提升工作队伍的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2.加强就业教育观念和就业创业技能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提高求职创业的基本技能。积极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活动,全面提升大赛的覆盖性和实效性,帮助更多毕业生通过参赛提升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顺利实现就业。

3.切实维护毕业生就业权益,加强就业安全和诚信教育。严格落实“三严禁”要求,引导毕业生遵纪守法、诚信求职,帮助毕业生主动防范虚假招聘、“黑职介”“培训贷”等求职风险。

(四)精准帮扶保就业

1.建立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台账。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的要求,对困难毕业生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帮扶台账。落实“一对一”帮扶责任制,确保每一个困难学生都得到有效帮助。

2.开展就业帮扶活动,落实好“宏志助航计划”。各学院要带着感情为困难毕业生指定帮扶人,提供有温度有力度的就业帮扶服务。积极对接河南省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基地,为有就业意愿困难群体毕业生争取更多培训机会。

(五)检测评价真就业

1.加强就业数据监测。各学院要认真落实毕业生去向登记制度,准确把握监测指标内涵,严格审核毕业生就业信息和就业材料,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严格落实“四不准”“三不得”要求,提升就业监测工作质量、时效和规范化水平。

2.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建立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对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要重点布局,推动人才培养改革更多向就业市场需求聚焦,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不适应社会经济需要的学科专业。

3.建立就业奖惩机制。对于就业创业工作重视、保障制度健全、激励措施完善、访企拓岗扎实,就业去向落实质优量实、就业质量调查回卷率高、就业满意度好的单位予以奖励;对连续两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实行黄牌提示,对连续三年低于50%的专业实行红牌提示,并相应减少专业招生计划。

三、保障措施

(一)压实工作责任。各学院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就业工作,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就业安全稳定。

(二)充实就业力量。建立健全“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就业工作方案,分级落实工作责任。鼓励学院设立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在绩效分配政策上给予支持。

(三)常态就业督查。实行就业工作督查、通报、约谈、问责机制,定期、不定期通报各单位就业创业进展情况,对不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创业观念落后,访企拓岗数量不足、就业去向落实情况不佳、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距离上级和学校发展要求差距大的单位,由联点校领导约谈单位主要负责人,必要时单位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查找原因并做出书面说明。  

(四)开展典型宣传。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宣传和解读,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对各项就业政策的知晓度,引导广大毕业生合理定位,理性择业。大力开展就业育人典型案例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总结宣传,营造全校、全社会支持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河南科技学院

2024年1月10日

上一条:河南科技学院崇德书院育人管理办法 下一条:河南科技学院众创空间管理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