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详细内容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知识要点

2018年12月04日 01:51  点击:[]

目 录

1.什么是“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文化是什么?

3.教学评估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什么作用?

4.本科教学评估对学生有何影响?

5.什么是审核评估?

6.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水平评估有什么不同?

7.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8.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审核评估的理念是什么?

10.审核评估考察的重点是什么?

11.审核评估的对象及条件是什么?

12.“审核评估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13.如何理解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之间的关系?

14.如何理解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15.如何理解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

16.如何理解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17.如何理解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18.审核评估基本程序是什么?

19.评估专家组是如何构成的?

20.对于审核评估,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

21.学校应以怎样的心态做好审核评估工作?

22.学校应准备哪些评建工作材料?

23.撰写《自评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24.什么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25.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审核评估中发挥什么作用?

26.审核评估专家组何时到我校考察?

27.评估专家组进校后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28.评估专家进校考察的方法和工作要点是什么?

29.审核评估专家如何召开座谈会?

30.审核评估专家组怎样走访学院及相关部门?

31.学校如何做好整改工作?

32.我校办学使命、价值追求和办学愿景是什么?

33.我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

34.我校校训是什么?

35.我校校风是什么?

36.我校教风是什么?

37.我校学风是什么?

38.我校传统是什么?

39.我校精神是什么?

40.如何创建优良评估风尚?

41.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

42.各教学学院要做好哪些工作?

43.在校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附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知识要点

 

1.什么是“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  

答:新时期确立的“五位一体”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制度是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

一是强调高校自我评估,强化高校的主体地位和质量意识。要求高校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并使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化、常态化。

二是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行高校教学质量的常态监测。通过建立高校、国家基础状态数据库,形成常态监控机制,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一些核心数据,加强对状态数据的分析,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库在学校自查、政府监控、社会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分类开展院校评估,引导高校合理定位,促进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院校评估分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两类,接受合格评估“通过”的学校,五年后进入审核评估。院校评估是政府委托评估机构组织的,带有必须性质的评估。

四是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一方面鼓励专门机构和行业用人部门对高校的专业进行评估,促进人才培养与职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提高我国高校的专业办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五是鼓励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聘请国际高水平专家对本校学科专业进行国际评估,同时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开展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文化是什么?  

答: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国形成了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文化,简称“五个新”。

(1)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通过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2)新标准强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五个度”,即: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这“五个度”标准将过去以办学条件为主的评价转变为更关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引导和鼓励学校注意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避免学校同质化发展问题。

(3)新方法是运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实现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周期性评估与质量常态监测结合、学校自评报告与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有机结合。

(4)新技术是运用以深度访谈、听课看课、考察走访、问卷审阅、问题诊断、交流反馈为代表的现代评价技术,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公正评价。

(5)新文化强调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让自我保障、自我评估、自我监测、以评促强、追求卓越升华为大学文化,成为大学的文化自觉,并凝练成质量意识清、质量目标明、质量管理严、质量责任强的大学质量文化。

3.教学评估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有什么作用?  

答:本科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不仅能鉴定学校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诊断学校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并且能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促进学校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同时,教学评估还具有激励和督促作用,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自我约束、自我监控机制。我国以往开展的教学评估实践已充分证明,学校通过评估,教学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本科教学评估对学生有何影响?  

答:本科教学评估对于高等教育的促进提高非常明显。本科教学评估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学生。

(1)评估将进一步促使高校加大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2)评估将进一步促进学校加大师资力量建设、课程建设、学风建设的力度,促进学校提高办学硬件和育人环境,广大学生将会得到更优质的教育。

(3)评估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如果我校此次评估取得好成绩,将会极大提高我校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将会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求学和送学信心,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就业层次。

5.什么是审核评估?  

答: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简称审核评估)是“五位一体”评估制度中院校评估的一种模式。《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指出:审核评估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概括地讲,它是依据参评学校自身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评价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效果的实现情况。

6.审核评估与合格评估、水平评估有什么不同?  

答:审核评估不同于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

合格评估属于认证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达到标准就通过。评估结论一般为“通过”或“不通过”。

水平评估属于选优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处于什么水平,重点是选“优”。评估结论一般分为“优秀”、“良”、“合格”、“不合格”几个等级。

审核评估属于审核模式评估,主要是看被评估对象是否达到了自身设定的目标,国家不设统一评估标准,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审核结论不分等级,形成写实性审核报告。

审核评估旨在推进学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审核评估引导学校建立自律机制,强化自我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7.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可简要概括为“一个坚持、两个突出、三个强化”。即: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8.审核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应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强调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

第二,目标性原则。强调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

第三,多样性原则。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促进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培养目标,制定质量标准,形成办学特色。

第四,发展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过程的改进和内涵的提升,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注重建立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质量的持续提高。

第五,实证性原则。强调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做引导、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实证性原则不仅贯穿于审核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过程,而且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过程。

9.审核评估的理念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强调“对国家负责、为学校服务”和“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

审核评估强调“对国家负责”,是因为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因此,需要通过评估手段来评判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发展需要。

评估是政府提供的一项服务,目的是通过评估的手段来帮助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审核评估倡导专家与学校平等交流、相互合作,共同为学校发展和提高质量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为学校服务”的理念。

“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反映了高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评估只是外在的促进因素,内在驱动力还在于高校自身。外部评估能否转化为学校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学校增强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也取决于学校自身的努力。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同时,学生又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评价者,学生评价是必讲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审核评估充分尊重学校办学的多校性与自主性,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重视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估的受益者。

10.审核评估考察的重点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重点是对学校教学工作“五个度”进行审核。一是学校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二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三是教师和教学资源的保障度;四是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五是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五个度”构成了以学生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评估思路,涵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人才培养输出全过程。

11.审核评估的对象及条件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对象包括两类院校:一是参加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合格”及以上结论的高校均应参加审核评估;二是参加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含合格评估调研评估),获得“通过”结论的新建本科院校,在五年后必须参加审核评估。

参加审核评估的学校应达到两个条件:一是学校办学条件指标应达到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规定的合格标准;二是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须达到《财政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10]567号)规定的相应标准。

12.“审核评估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答:“审核评估范围”是围绕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所设计的审核内容,由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三个层次组成。第一个层次为审核项目,共有“6+1”项内容,分别是: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另加了一个自选特色项目。第二个层次为审核要素,把六大审核项目划分为24个要素。第三个层次为审核要点,把审核要素的核心内容体现在64个审核要点上(具体内容见表1)。

审核项目

审核要素

审核要点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

(2)办学定位在学校发展规划中的体现

1.定位与目标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2)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2)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3)学校领导对本科教学的重视情况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

(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与发展态势

2.2教育教学水平

(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

(2)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

(2)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政策与措施

(2)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

(2)学校教学经费年度变化情况

(3)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3.2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2)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情况

(3)教学信息化条件及资源建设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

(2)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与新专业建设

(3)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

3.4课程资源

(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

(2)课程的数量、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

(3)教材建设与选用

3.5社会资源

(1)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措施与效果

(2)共建教学资源情况

(3)社会捐赠情况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3)教学及管理信息化

4.2课堂教学

(1)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

(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转化教学

(3)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

(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及管理

4.3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

(3)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4.4第二课堂

(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

(2)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

(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生源状况

(2)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

5.学生发展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

(2)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

(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风建设的措施与效果

(2)学生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表现

(3)学生对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5.4就业与发展

(1)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

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质量标准建设

(2)学校质量保障模式及体系结构

(3)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制度建设

(4)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6.2质量监控

(1)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方式

(2)自我评估及质量监控的实施效果

6.质量保障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情况

(2)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机制

(3)质量信息公开及年度质量报告

6.4质量改进

(1)质量改进的途径与方法

(2)质量改进的效果与评价

自选特色项目

学校可自行选择有特色的补充项目

13.如何理解审核项目、审核要素、审核要点之间的关系?  

答:首先,项目、要素、要点三者之间是一个整体,这些都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涉及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其次,项目包含要素,要素包含要点,即:项目反映了审核的核心,要素体现项目的目标要求,要点是具体阐述要素所必须关注到的点。但是面对繁杂的教学工作,对项目的考察并不能仅限于该项目下的要素和要点,还需要其他内容来支撑项目。因此,对某个具体项目而言,要素和要点是它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最后,各个项目和要素间相互关联。例如:“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这一要素,也会体现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几个项目中。

14.如何理解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答:高等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的,例如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等。高等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定位,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从培养目标出发,经过若干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完成一个培养过程。适应度不仅体现在学生的毕业率、就业率方面,更主要反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

15.如何理解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  

答:教师和教学资源通常包括教师队伍、教室、实验室、体育场馆等教学基础设施,教学经费,教材,教学仪器设备等。

教师和教学资源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国家对此有基本的要求,例如:生师比、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生均教学行政用房、教师学历结构等,这些指标是高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条件。此外,学校依据自身情况设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还应提供与之相适应的人、财、物条件支撑,以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师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是教师质量的体现。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

16.如何理解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  

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监控、信息收集、反馈改进等若干部分组成。

学校应依据国家高等教育相关质量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建立学校自身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学校应依据这些质量标准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应建立自我评估制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开展院系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

学校要建立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对教学工作的常态监控作用,并结合自评工作,按年度形成并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学校应通过自我评估、督导检查、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收集相关教学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调整、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7.如何理解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答: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尺度。学校应建立对社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机制,定期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反映,并根据反馈信息对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改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体现者和评价者之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及其服务工作的质量,归根结底表现为学生的素质是否得以提高、学习需要是否得以满足。学生的评价与满意度是学校工作质量的内在标准。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服务,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定期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满意度。

18.审核评估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审核评估程序包括:学校自评、专家进校考察、专家委员会审议与审核报告发布等。

(1)学校自评。参评学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及上一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存在的问题的整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按要求填报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同时提交各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专家进校考察。审核评估组织机构对参评学校提供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数据分析报告。评估专家组在审核参评学校《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教学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观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参评学校教学工作做出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

(3)结论审议与审核报告发布。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部评估中心,按年度将组织的审核评估情况形成总结报告。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年度评估结果进行审议,公布审议结果。教育部评估中心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发布参评高校的审核评估报告。

(4)持续改进。参评学校要根据审核评估中提出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整改。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对评估学校的整改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并在政策制定、资源分配、招生规模、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促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评估专家组是如何构成的?  

答:审核评估专家组由组长、成员和秘书组成。评估专家组人员由审核评估专家库产生,一般为9-13人,设组长1人,必要时可设副组长1人。评估专家组人员包括熟悉教学、管理和评估工作的教育专家及行业、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专家。在选聘评估专家时,将充分考虑参评学校的规模、类型、办学定位和学科结构,并坚持回避制度,如校董、兼职教授、校友等实行回避。各省组织审核评估时,外省(区、市)专家一般不少于进校考察专家组人数的三分之一。

20.对于审核评估,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有哪些?  

答:对于审核评估,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有:

(1)做好自评工作

学校自评自建是审核评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教学工作系统梳理和自我评价的重要阶段。在定一阶段中,学校的工作程序及主要任务是:自评自建、梳理评建工作材料、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撰写《自评报告》、上传教学工作基本信息和评估资料、做好预算和工作方案。

(2)配合好专家组考察工作

第一,组建一个工作组。做好专家进校期间的协调、保障工作,确保专家与学校之间沟通及时、畅通。

第二,开好两个会议。即:学校与专家组的见面会和专家组意见反馈会。

第三,做好三个配合。配合专家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专家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保持正常教学工作秩序,不额外增加师生负担,确保考察工作有序开展。配合项目管理员做好专家与学校间的协调和决算工作。配合秘书做好专家组进校期间的各项具体工作,及时就考察安排等信息进行沟通。

第四,提供四种材料。学校应同时提供专家案头材料、支撑材料、《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文档的纸质稿和电子稿,方便专家查阅。

(3)做好整改提高工作

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结束后,学校要对评估专家反馈会上的信息及时整理、分析,为制订整改方案打好基础。在接到评估专家组的审核评估报告后,要认真分析该报告,并以此作为整改提高的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整改方案,部署落实整改任务。

整改方案应在评估专家组离校后两个月内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整改结束后,应对整改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形成整改工作报告,并在评估专家组离校一年后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评估机构,同时,准备接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整改工作检查。

21.学校应以怎样的心态做好审核评估工作?  

答:在评估过程中应把握好两个心态,一是“平常心、正常态”;二是“学习心、开放态”。

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自我评估,处理好评估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评估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评估工作与建立长效机制的关系,使学校的评建工作能融于日常的教学工作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之中,保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要以“学习心、开放态”对待专家评估考察,敞开胸怀,从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角度与评估专家平等交流,坦诚交换意见,共同探讨现存问题,为专家提供各种所需信息。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工作,配合好专家的考察活动。认真贯彻评估纪律,努力营造评估工作的优良风尚。专家考察结束后,学校应以积极务实的心态做好整改工作。

22.学校应准备哪些评建工作材料?  

答:评建工作材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学档案、支撑材料和评估专家案头材料。

教学档案是参评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材料,是学校日常教学工作的“见证”,具体包括:试卷及试卷分析、毕业论文及成绩汇总、学校开展自我评估形成的材料等。评估时无须对教学档案做特定的整理,应保持其原始性,并存放于制度规定的地方。

支撑材料是为《自评报告》提供支撑作用的材料,目的是为自身所说、所做的提供证明。支撑材料应客观、真实,不仅能支撑《自评报告》的成绩,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反应存在的问题。支撑材料要少而精,具有“时效性”。支撑材料应放在专家工作室,以方便专家查阅。

案头材料是为方便评估专家进校考察工作而做的引导性材料。它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参评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学机构、实训基地和就业单位等的目录及所在位置;另一类是参评学校教学活动安排和人员目录,如:校历、当周课程表、教师名单、学生名单、毕业论文和试卷清单、培养方案等。案头材料应以准确、合理、方便为准则。案头材料应存放在每位专家的住房内。

23.撰写《自评报告》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具体来说,《自评报告》要体现两方面内涵:一是理念要到位,事实做支撑,优势须找准,问题要写透;二是“五个度”为主线,项目不能少,要素不能丢,要点可综合。

《自主报告》撰写应做到自我举证、描述准确并符合要求,在8万字内须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理念和取得的成效展示出来。报告中所列事实能够支撑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效,取得的成绩客观真实。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不隐晦,分析透彻到位,字数达到总篇幅的三分之一,整改措施要切实可行。

24.什么是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  

答: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称简数据库)是按照教育部要求,为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按照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高等学校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以数字化方式呈现出来,形成系统化的、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数据库分解成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教育经费、教学科研仪器、教学条件、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外活动、科研情况、学科建设等九类数据。每类数据再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每个采集表包含若干数据采集项。

数据库是五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制度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建设校内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评估中心建立全国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库体现了四方面服务:服务于学校自身对教学工作常态监控,服务于政府宏观监控高等教育质量,服务于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服务于专家开展评估工作。

25.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在审核评估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数据库本身既是教学评估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在审核评估中,全程为评估考察提供基础辅助作用。

进校前,学校通过填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全面系统梳理教学活动,完成数据信息积累,为撰写《自评报告》提供支撑材料。同时,学校的教学活动可在数据库中得到全方位、数字化的再现,学校不必再为接受评估准备大量的文字材料,有效减轻了学校迎评阶段的工作负担。专家则可以通过根据状态数据编制的《数据分析报告》,了解学校基本情况,确定考察重点、难点,使进校考察更有效率,做到有的放矢。

此外,数据库为专家提供了客观、系统的学校状态数据,专家在评估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查询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获得对学校全面深入的了解,降低考察工作强度。同时,数据与实地考察相互映证,也为专家撰写评估报告提供了事实和数据依据,使专家的判断更加系统科学。

26.审核评估专家组何时到我校考察?  

答:审核评估专家组将于2018年12月9日(周日)到校,12月10日(周一)至12月13日(周四)正式考察,12月14日(周五)离校。

27.评估专家组进校后的工作程序是什么?  

答: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时间为四整天,原则上周一开始,周四结束。具体工作程序和内容是:

时间

重要事项

工作内容

考察前一天

召开专家组预备会

明确工作要求;交流参评学校《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的审阅意见;讨论专家组工作方案和工作模式;汇总协调专家组考察计划;明确专家各自工作计划。

考察第一天上午

召开审核评估见面会

针对审核评估进校考察向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作相应说明,听取学校对自评报告之外的特别补充说明。

考察第一天下午至第四天上午

开展实地考察

1.专家根据各自的工作计划,独立开展考察工作,自主选择考察方式,完成课堂教学评价表、试卷评阅表、论文评价表等各类表格。

2.专家组秘书做好专家工作计划、方式的汇总和通报工作。利用评估管理信息系统或通知单、考察活动计划表,提前告知学校,做好专家考察准备。

3.晚上召开专家组碰头会。交流考察中的信息,研究考察过程中的问题。

考察第四天下午

召开审核评估意见反馈会

专家从宏观与微观、理性思考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发表各有侧重的观点、意见和建议。

28.评估专家进校考察的方法和工作要点是什么?  

答:评估考察方法多种多样,专家常用的考察方法有六项。

(1)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评估专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参评学校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获取评估信息的一种方法。访谈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访谈对象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人员及退休教师。

访谈前,评估专家通过认真研读《自评报告》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对存在的问题已有初步判断。通过深度访谈,以进一步核准和验证暂时拿不准、看不透、仍存疑的问题。因此,评估专家会提前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如:明确访谈目的,选择访谈对象,设计访谈问题,拟订访谈方案。访谈过程中,评估专家会通过营造轻松氛围、掌控访谈全局、悉心倾听陈述等方式方法,充分调动访谈对象的交流热情,以及时捕捉需要获取的相关信息。

(2)听课看课

评估专家考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是听课看课。通过听课看课,着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与教学状态,学生的听课状态,教材选用情况,师生互动情况,实验情况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等。专家既可以完整地听全一节课,也可以根据需要短暂地(如10分钟)听课。具体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专家的考察需要。一般来讲,每位专家听课看课总门数不少于3门,根据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填写听课看课记录表。

专家在听课看课过程中,对某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定位服从课堂教学目标,不同专业、不同类型课程(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侧重点各有相同。注重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大多从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多方面考察教学效果。

(3)校内外考察走访

校内外考察走访是指对校内的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校外教学基地、用人单位的考察。着重考察学校领导在宏观层面上对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定位,考察学校管理部门在中观层面上对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情况,考察教师、课堂、教材等微观层面上对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对外部用人单位的考察,着重关注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倾听用人单位的评价,以此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4)文卷审阅

文卷审阅泛指对教学档案、支撑材料、毕业论文(设计)、试卷等的查阅。一般来讲,每位评估专家须调阅2个以上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调阅不少于3门课程的试卷和试卷分析报告。论文重点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绩评定是否规范到位。试卷重点关注命题、成绩评定是否科学合理,关注试卷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反馈改进机制。

(5)问题诊断

评估专家在学校工作的过程,就是为学校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了解、发现问题,又要查找、分析问题的成因,还要给出破解的“良方”。对于问题诊断,评估专家一般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对多种相关信息相互印证的兼听并收法;二是考察一个专业(院系)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线贯穿法;三是对薄弱方面多渠道检验的弱项核实法;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上下贯通法。

(6)沟通交流

评估专家对不同的人员将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和交流内容。在沟通交流中,一般不会涉及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学校内部事务。

29.审核评估专家如何召开座谈会?  

:(1)针对需要了解的内容拟出专题,如专业建设、教学质量自我监控体系的运行、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室工作、教学经费及使用等,根据专题要求组织不同的人员参加。(2)召集不同类型人员,如:老年教师、中青年教师,实验室工作人员,教学管理干部,学校督导组(或评估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前期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等参加座谈会。

30.审核评估专家组怎样走访学院及相关部门?  

:(1)评估专家组可以根据学校的院系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分布情况预先做好分工,安排好走访时间,确定参加接待的人员。也可以把走访和座谈结合起来,评估专家组会预先写好访问座谈的提纲,由学校负责组织安排落实。从评估考察工作的实际需要和被评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期望出发,专家组有可能对所有教学基层单位和主要职能部门都安排走访。(2)每个单位的走访时间一般在1~2小时之内,参加人员一般是单位的领导,必要时可请相关人员参加。走访时可补充参观部分教学基础设施、实验室或查看部分资料等。(3)必要时会安排对学校所在地区的用人单位的走访。

31.学校如何做好整改工作?  

答:评估专家组离校后,学校须认真研究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巩固评建成果。具体工作重点是:

(1)及时总结分析

专家组考察评估结束后,学校应及时组织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各部门各院系全体人员等,召开不同层次的专题会议,认真讨论专家组的反馈意见,正确理解专家意见的实质内涵,深刻认识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应将评估意见反馈会上的录音及时整理成书面材料,同时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一并于10个工作日内报相关评估机构。

(2)制订整改计划

根据专家组反馈意见及评估报告,认真审视学校原来的《自评报告》,特别是重新审视影响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全校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方案。整改方案在专家离校后两个月内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整改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整改目标、整改工作思路、整改内容与措施、整改分工和时间安排、整改工作检查验收方式等。对一年内能够完成的整改任务,务必在一年内完成;对一年内不能完成的整改任务,应该列入学校或部门(学院)的规划或工作计划,分阶段完成。

(3)落实整改任务

召开有关会议,布置评估整改工作。主要校领导根据学校的整改方案,向全校各部门各单位布置整改任务,并进行评估整改工作动员。

细化整改方案。整改工作应该由主要部门牵头分工负责,二级学院分面配合。各部门、二级学院根据学校的整改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别提交详细的整改任务实施计划(方案),把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并明确完成时间。

认真检查验收。学校应分阶段对整改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完成进度进行检查,检查方式主要包括:第一,自查。各部门、二级学院按时划的时间节点进行自查。第二,督查。评建办按计划的时间节点进行督查。第三,学校集中检查。第四,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和指导。第五,学校总结验收。

(4)撰写整改报告

通过整改,在各部门和二级学院提交的整改工作总结材料基础上形成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整改报告》。整改报告是学校各部门根据评估整改方案,结合本部门具体实施计划(方案),围绕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这一主题认真提炼、科学总结而成。整改报告通常由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整改工作基本情况、整改工作中的主要措施和成效等几个部分组成。尤其要对评估整改实施过程中一些有特色的措施与做法、取得的整改经验与成效、工作亮点等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整改报告完成后提交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评估机构,接受上级部门的整改工作检查。  

32.我校办学使命、价值追求和办学愿景是什么?  

答:办学使命是:立德树人,做推动高等教育进步的先行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现自我;让教师倾情教育,醉心研究,成就自我。价值追求是: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知识创造为己任。办学愿景是:严慈相济、教学相长,思想碰撞、灵魂唤醒,国家需求、社会尊重。

33.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答: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务实、敬业奉献,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4.我校校训是什么?  

: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35.我校校风是什么?  

答:自立自强,求是创新。

36.我校教风是什么?  

答:严于修身,勤于治学。

37.我校学风是什么?  

答:勤学善思,明辨笃行。  

38.我校传统是什么?  

答:求真务实,敬业奉献

39.我校精神是什么?  

答: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40.如何创建优良评估风尚?  

答:优良的评估风尚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求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

第二,务实。注重实效,不突击训练,不敷衍应付,不追求形式。

第三,常态。保持自然,不临时安排,不刻意要求,不特别强调。

第四,简朴。崇尚勤俭,不大造声势,不超标接待,不铺张浪费。

为做到这几方面,审核评估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审核评估结论不分等级,淡化功利性,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

第二,教育部制定了严格的评估工作纪律及专家工作规范,使参评学校、评估专家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第三,强化“阳光评估”。建立公开透明的评估信息公告制度,将审核评估相关政策文件、评估方案、评估程序、学校《自评报告》、《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评估专家组审核评估报告》等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广泛接受监督。

第四,教育部委托评估专家委员会,监督检查参评学校和评估专家以及评估组织机构工作的规范性、公正性,检查评估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受理学校申诉并仲裁。教育部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对评估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41.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加强部门日常管理,确保工作常态运转;完成审核评估相关数据填报;按照要求提供支撑材料;认真梳理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准备专家访谈和工作汇报;确定本单位审核评估联络人,保证24小时联络畅通,确保专家进校后的联络与材料提供。

42.各教学学院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加强教风建设,确保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正常运行;加强学风建设,确保学生以饱满向上的精神风貌投入学习;完成审核评估数据库填报;按要求准备和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完善和加强日常教学档案管理;梳理学院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准备专家访谈和学院汇报;认真思考本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突出亮点、存在问题以及努力方向;确定评建工作联络人,保持24小时电话畅通。  

43.在校学生应该怎样参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答:全校学生要充分认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目的、意义,深刻理解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要积极参与学校迎评促建各项工作,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展示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具体来讲,需要做到:

(1)保持良好课堂学习状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前准备好教材、笔记本和笔,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杜绝在课堂上随意说话、睡觉、吃东西、玩手机、接打电话等不良行为。

(2)努力营造课余文化氛围。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外的空余时间,主动到图书馆、自习教室看书学习,或者在实验室、机房对外开放时间从事实践操作训练,或者在校内从事体育锻炼和文明创建活动。

(3)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选择参加相关社团文化活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等,不断深化社会认知,增强社会责任,锻炼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4)自觉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衣着得体、装扮适度,不奇装异服、浓妆艳抹;同学之间交往,语言文明,不说脏话粗话,举止文雅,不过分亲昵无度;公众场所,不大声喧哗、打闹嬉戏;出入楼门、上下电梯文明礼让,就餐购物、乘车出行自觉排队;宿舍文明卫生,衣物干净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鸦,不乱贴乱画。

(5)全面了解审核评估知识。认真学习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知识要点,增强对审核评估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识,准确理解和掌握评估基本知识。

(6)增强学校荣誉感责任感。熟悉学校发展历史,清楚学校基本情况,了解办学目标定位、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和特色优势,确立主人翁意识和“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责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客观、真实、负责地与评估专家沟通交流。

(7)随时做好专家接触准备。在校园内遇见专家时,要主动问好、文明礼让;专家在课堂、餐厅、宿舍、图书馆等场合询问时,要认真对待,不慌张、不敷衍、不回避,如实回答,客观评价;参加专家主持的座谈会或其他形式的交流时,要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对于学校的特色、亮点、优势正面客观宣扬,对于不足要从大局出发,回答要从建设性意见和加强提高的角度入手,不能一味的否定和发牢骚。

 

 

附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引导性问题  

为了准确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范围中各个项目与要素的内涵,学校针对每个审核要素设计了若干引导性问题。这些引导性问题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何在、如何改进”等五个方面展开,既包括定性内容,也包括大量数据。其中,数据是学校近三年(以学校自评年度为准)的年度数据。全校各单位应结合学校情况和单位具体工作,选择不同的引导性问题,认真思考、科学总结,统一思想、深化认识。

1.定位与目标

1.1办学定位

(1)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是什么?依据为何?

(2)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认可度如何?

(3)学校在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目标的确定及其落实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1.2培养目标

(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度如何?

(2)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如何确定的?与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的关系如何?

(3)学校师生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和认可程度如何?

(4)学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1.3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1)学校在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如何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

(2)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

(3)学校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

(4)学校在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师资队伍

2.1数量与结构

(1)学校的生师比如何?学校专任教师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2)学校各专业主讲教师队伍的数量及结构如何(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能否满足教学要求?发展态势如何?

(3)学校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如何?能否满足教学要求?

(4)聘请境外教师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的师资队伍在上述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2教育教学水平

(1)学校在鼓励教师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主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如何?

(3)学校实验、实践(实训)教学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业务水平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机制?效果如何?

(5)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3教师教学投入

(1)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及将主要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2)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分别占教授、副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

(3)教师能否将自己的科研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及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中?

(4)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情况?实际效果如何?教师参加校以上级别的教改立项课题的人数及比例如何?

(5)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情况?

(6)学校教师在教学投入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2.4教师发展与服务

(1)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发展规划落实情况如何?各二级教学单位是否有具体措施? 效果如何?

(2)学校建立的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机构开展工作情况?效果如何?学校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人均经费是多少?

(3)学校在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特别是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4)学校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学历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情况?效果如何?

(5)学校如何在教师岗位聘用、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向教学倾斜?

(6)学校在关心与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教学资源

3.1教学经费

(1)学校投入本科教学的经费是多少?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是多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事业费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是多少?

(2)学校教学经费能否满足教学资源建设和日常教学运行的需要?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3)学校教学经费是如何分配的?是否有专门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否有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是否将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

(4)学校教学经费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进行年度经费使用效益分析?结果如何?

(5)学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效益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2教学设施

(1)高校的办学条件指标能否达到教育部教发[2004] 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的合格要求?

(2)学校的各类教学设施(实验室、课堂教学设施、辅助教学设施、图书馆等公共教学设施)能否满足教学需要及学生自主学习要求?

(3)学校的教学、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如何?利用率如何?

(4)学校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1)学校专业建设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有专业结构调整机制?

(2)学校专业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建成了若干能够彰显办学优势与特色、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3)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如何?其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

(4)学校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如何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方面体现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实际需要?

(5)学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培养方案及其制定(修订)、执行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4课程资源

(1)学校课程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课程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2)学校课程总量多少?课程结构如何?双语课程、实践课程比例,是否符合培养目标需要?

(3)学校的教材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如何?如何保障所选用教材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使用优秀教材和境外原版教材的比例?

(4)学校在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5社会资源

(1)学校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与社会共建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效?

(3)近三年接受社会捐赠的情况怎样?其中校友捐赠有多少?

4.培养过程

4.1教学改革

(1)学校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有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学校有哪些激励和促进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政策与措施?

(3)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取得的成效?

(4)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

4.2课堂教学

(1)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执行与调整情况如何?

(2)是否有课程教学内容更新的相关制度与要求?教学内容如何体现人才培养目标?

(3)学校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先进的做法?效果如何?

(4)学校是如何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设成效如何?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如何?

(5)学校在考试方法上进行了哪些改革?在加强考风考纪方面制订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4.3实践教学

(1)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是什么?如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如何?

(2)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情况,能否达到教学要求?

(3)学校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开设与实验室开放及使用情况?

(4)学校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情况如何?

(5)学校是如何保障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的?

(6)学校是如何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

(7)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4第二课堂

(1)学校是否将第二课堂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哪些政策措施保障第二课堂建设?

(2)学校的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如何紧密结合的?建设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制定了关于学生校(海)外学习经历的政策和措施?成效如何?

(4)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学生发展

5.1招生及生源情况

(1)学校总体及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结构特征如何?(如学生性别、民族、区域、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学生教育背景等)

(2)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生源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为学生在学期间提供重新选择专业的政策如何?

(4)学校的生源数量与质量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2学生指导与服务

(1)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是如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

(2)学校建立了什么样的学生指导与帮扶体系?效果如何?

(3)学校如何吸引和激励专任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参与面与参与程度如何?

(4)学校学生辅导员和本科生导师(如果设置)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效果如何?

(5)学校在学生指导与服务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3学风与学习效果

(1)学校总体学习风气如何?学校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2)近三年学校公开处理的学生考试违纪、抄袭作业、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人/次数?

(3)学生的学业成绩、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如何?

(4)学校是否建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5)学校在学风建设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5.4就业与发展

(1)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就业质量等)如何?

(2)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效果如何?

(3)学校是如何引导毕业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与岗位工作?

(4)毕业生在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发展情况如何?有哪些优秀校友?

(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如何?

(6)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与发展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质量保障

6.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学校是否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形成了怎样的质量标准体系?

(2)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模式是什么?结构怎样?

(3)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做到了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和人员落实?

(4)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数量、结构与素质是否满足质量保障要求?

(5)学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2质量监控

(1)学校是否采取有效方式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学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评教、评学等自我评估制度?效果如何?

(3)学校是否形成了全员参与质量监控的良好氛围?

(4)学校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3质量信息及利用

(1)学校是否建立对能反映教学质量的信息进行跟踪调查与统计分析的制度?

(2)学校是否按教育部要求及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质量报告是否全面、客观地反映本科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学校是否建立了校内教学状态数据库,运行情况如何?是否及时采集并上报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本科教学状态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4)学校是否按要求定期公布其他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

(5)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信息统计、分析、反馈与公开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6.4质量改进

(1)学校是否定期对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进的措施,效果如何?

(2)学校质量改进的程序与机制是什么,如何对改进效果适时进行评价?

(3)学校在质量改进中对已参加的外部教学评估(例如水平评估、专业认证等)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整改?效果如何?

(4)学校的质量改进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上一条:新华社:习近平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条:河南科技学院加强学生成长服务的实施办法

关闭